黃淮網 邳州市運河街道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、基礎設施建設、培育良好文明風尚為抓手,多措并舉深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,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,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,實現了從鄉村環境到人文精神的雙提升、雙促進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,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不斷激發。
日前,記者在運河街道向陽社區幸福巷整治現場看到,清障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。據了解,過去道路兩側樹木較多,部分綠植侵占了主干道,一些村民的房子建在道路兩旁,占用了道路,給附近居民出行帶來不便,加上道路每逢下雨天就會出現很深的積水,為此,在社區人員的多次宣傳發動下,村民們積極支持清障工作。向陽社區幸福巷居民薛超生說:“每逢下雨,這片會形成積水,影響大家的生活。下水道鋪設需要經過我家車庫下邊,得知這一消息后,我積極配合社區,主動把車庫拆除。”向陽社區工作人員姜偉介紹:“整治好之后,我們再對下水管道進行疏通清理,對墻面進行粉刷,為居民打造舒適的生活環境。”
與此同時,作為徐州市文明村,廟山村堅持黨建引領,緊扣鄉村振興主線,以網格化治理為抓手,致力打造“治理有效、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”的秀美鄉村。
為進一步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,該村積極引導村民文明節儉辦紅白事,反對封建迷信、鋪張浪費,樹立新事新辦的良好風尚。為此,廟山村組織黨員、村民代表召開紅白理事會和移風易俗、樹文明新風宣傳會議。廟山村黨總支書記王廣省介紹:“每季度舉行一次移風易俗議事會,每月開展一次道德講堂,宣傳移風易俗、村規民約、社會公德、家庭美德。”
鄉村環境好不好、美不美,基礎設施很關鍵。廟山村持續推進“美化、綠化、硬化、亮化”工程,大力推進村莊環境整治。拆除露天旱廁180多座,硬化路面2.5萬平方米,修設路燈200余盞。如今的廟山村,村民院落布局整齊,寬闊筆直的馬路干凈整潔,家家戶戶門前栽植著綠植,整個村莊宛如一幅秀美的鄉村田園畫卷。王廣省表示:“環境衛生搞好了,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也要提高,村里成立紅楓藝術團,定期舉行文藝演出,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以及村規民約,提高老百姓的文明程度,豐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。”
文/由邳州市運河街道辦事處提供